赶在与美日见面前,韩国外长主动拨通了王毅外长的电话。就中韩关系实盘股票配资,他想先听听中方怎么说?
就在韩国外长赵显即将开启对美日访问前夕,一场45分钟的电话会谈吸引了国际社会的目光。据外交部消息,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应约,与这位7月18日刚上任的韩国外长进行了首次通话,而韩方这个时间点选择得颇为微妙。
【韩国外长主动拨通王毅电话】
要知道,赵显这次外访行程安排可是相当紧凑,先飞东京见岩屋毅,再赶华盛顿会鲁比奥。在这个节骨眼上专门抽出时间与王毅通话,韩国政府的小心思不言而喻:既不想得罪美国老大哥,又不敢怠慢中国这个重要邻居。
韩国这么着急不是没有原因的。特朗普设定的8月1日\"对等关税\"大限近在眼前,日本已经跟美国谈妥了条件,韩国却还在谈判桌上苦苦挣扎。赵显这次美国之行,说白了就是去\"救火\"的,想在“关税炸弹”爆炸前最后一刻拆掉引信。
但韩国政府显然也明白,在中美之间走钢丝需要高超的平衡术。这就是为什么赵显要在见美日外长前,先与王毅通电话。
【韩方要先探探中方口风】
韩国深知,中国不仅是其最大贸易伙伴,更是地区稳定的关键力量。一旦惹恼中国,不仅经贸合作受损,韩国在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处境也将更加艰难。所以去见美国国务卿前,先跟中国通个气,探探口风,免得一不小心踩了红线。
而在这场重要通话中,王毅外长向韩方明确提出了,发展中韩关系的三点原则:
首先是政策稳定性。中方希望韩国对华政策能够保持连贯,避免忽冷忽热、摇摆不定。这既是对过去尹锡悦政府\"亲美疏华\"政策的反思,也是对未来中韩关系的期许。
其次是独立自主。王毅强调,中韩关系不应针对第三方,也不应受第三方摆布。这话说得很明白:韩国可以维护美韩同盟,但不能为此牺牲中韩关系。
最后是互惠互利。双方应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,反对\"脱钩断链\"。中国不寻求与韩国经济分离,也希望韩国不要主动切割。
【王毅外长提出三点建议】
这三点建议看似温和,实则分量十足,划出了中韩关系的底线。特别是在当前美国极力拉拢韩国围堵中国的背景下,中方的表态既展现了诚意,也亮明了立场。
需要注意的是,美国在与韩国的贸易谈判中,一直想把韩国拉进\"围剿中国造船业\"的阵营。
要知道,中国造船业现在可是全球数一数二,美国看着眼红,变着法子想打压。先是放风要对中国船只加收\"天价港口费\",现在又打起了韩国的主意,毕竟韩国造船技术也是一流。
这就让韩国陷入两难:跟着美国走可能得罪中国,不跟又怕美国翻脸。所以赵显这次去美国,谈判桌上肯定少不了这个话题。
不过中国已经把话挑明:你们谈归谈,但要拿中国利益做交易,后果自负。而听了王毅外长的话,希望韩国方面能心里有数。
【李在明要收拾尹锡悦的烂摊子】
此外,李在明政府上台后,最头疼的就是怎么收拾前任留下的烂摊子。尹锡悦时期盲目亲美,把中韩关系搞得乌烟瘴气,结果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吃尽苦头。
据韩方通报,这次通话中,双方同意将今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,作为双边关系\"新转折点\",而中方也表态支持韩国主办会议,算是给了李在明政府一个改善关系的台阶。
赵显还特别提到要推动中韩自贸谈判,释放的积极信号不言而喻。但韩国真能说到做到吗?这还得看其接下来的实际行动。
眼下韩国最理想的剧本大概是:和美国谈个不太吃亏的关税协议,同时稳住对华关系,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。
【美韩贸易协议不应拿中国做文章】
但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得多。美国不是慈善家,要韩国付出的代价很可能包括在科技、产业政策上对中国使绊子。中国也不是软柿子,对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绝不会坐视不理。
对李在明政府来说,未来五年的外交必修课,就是学会在中美之间跳好这支平衡之舞。跳得好,韩国经济有望再上层楼;跳得不好,轻则经济受损,重则地缘政治风险骤增。这次中韩外长通话开了个好头,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。
说到底,国家间交往讲究的是互利共赢。韩国若能在维护美韩同盟的同时,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华政策,不仅符合其国家利益,也有利于地区稳定。毕竟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,选边站队从来都不是明智之举,平衡外交才是生存之道。
粤有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